作者:纸如云烟
可这一次如果不走,以后呢?如果我再一次从你身边离去,时间更长,距离更远,你一定还会哭。那个时候谁又会陪伴你,安慰你?
我知道应该走,只是在这哭声里,有我丢不下的东西。
我不想别人来做这件事。幸好你不认别人。
我认了你,也发现了你身上那条腰带。一定是从山上带下来,已然破旧了。看着你熟睡的脸,我又忍不住遗憾时日无多。
我能给你甚么。我能为你做甚么。
曾经以为再也不用踏进王府半步,还是去了。吃下药发痛那一瞬间,我就明白最后的退路也没有了。你若无其事照顾我,却不知道我暗自下了决心。从那一天起,无论你提甚么要求,我都答应。
只是一同去了灵芝寨,却没能再回五浊谷。本应带你去万竹林,最后被你送到家门口。
我听见你的呼唤,从沉睡中醒来。你闭着眼睛躺在一旁,身上的伤痕都是因为我,年轻蓬勃的生命全部投向我。
我不知道拿甚么偿还。
我从不信甚么前生来世,也愿意下辈子换我遇见你,捉着你,咱们稀里糊涂地过。这辈子呢?
你爱练武,我把能教的全部教你;你要我陪伴,我走到哪里都带着你。我不会走,直到你自己愿意从我身边离开。人间八苦,爱别离若能少一点痛,也是慈悲。
这是我能给你的真心。
你会知道尘世之大,少我一个也不算甚么。你会知道除了自己,万般无常中再没甚么不能失去。
你会有你的天地。
你身上的勇气是最锋锐的刀剑,总有一天你会化身光明,不再需要谁为你照亮前路。只要你愿意,也能成为替别人照路的前辈。
你学得很好也很快。千帆院毁去之后,你就不再仰视我,能离开我单独飞走了。我知道会有这一天,可还是觉得早,早到让我心惊胆战,从没发现此前的人生过得这样快。
你走出五浊谷时,我在最高的地方,望着你步履轻捷的挺拔背影,直到再也瞧不见。我能听见你的笑。你是我的徒弟,即便练不到天下第一,凭身手也能有一条坦荡江湖路。
我已经许久不曾体味到离别之苦,这一次却忍不住想再看一眼。我比你要更贪心。我会尽力和你再次相见。你是我在人间的指望。如果没有你,我不知道临死之前还有甚么值得眷恋。
无论是几年还是几个月,我都愿意换。
时辰到了,魔教做了一个几无胜算的选择,也是每一个人的选择。你终于展露出另一面保住了我,也终于要奔向更远的远方。
胜败无非是个结果,对一些人来说,该做的事总要做完。
都结束了,我只等你的生日。我甚么都没准备,只想拿出剩下的年月,跟你浪迹江湖去。
可我没等到你,发现了你送来的药方。送得很有心思,夹在一封短信当中,只像匆忙放下的一件薄礼,却令我悚然心惊——如果不是我曾听说这方子,兴许就不会在意。
我霎时明白,在我难以兼顾的时候,你默默做了许多事,也变聪明了。你知道如何令我放心,如何给我安慰,如何伪装一次体面的告别。
你变化之大,直教我暗自惶恐。
施比受有福。你同我之间,是你施与我更多。我得到你全部的热情和爱,你的喜怒哀乐,你的性命,甚至你的一部分明天。
我从未想到短短一生能得到这样多,多到时日再缩短些也觉值得。将我全部都给你尚嫌不够,何况我所拥有的早已拿出大半,分给了旁的事。
你应比我有福气,却跟在我身后吃了许多苦,受了许多委屈。我最对不起的人是你。
在练武场上,有一种人令我不齿:仗着自己来得早些,练得久些,端出一副了不起的模样,对初来乍到的人刻意刁难摆脸色,实则也不见得是高手。只有在这种时候,他们才能体会到做前辈的痛快。
可笑之极。
打压,污蔑,构陷,欺辱,互相倾轧,彼此拆台,谁都可以做;唯有提携后进,是前辈的特权。
你叫我师父,此生我永远是你的师父。
我比你多走十年的路,应照料关爱你更多,可你反而做了我打算放弃的事。在这件事上,你的执着无畏令我汗颜。
我不知道你是为谁而做。是为了我,还是为了你自己?
我想问,想告诉你旧伤有变,你却走了。
我身边见不到你的影子,可我能听见,听见你心里在哭。虽不知道你人在何处,却知道你不再呼唤我。你会扛起过去,独自行走在世间。
也许你会遇见旁的谁吗?也许你已不再流泪,甚至不再想起从前。
休想。
你曾叫我师父,叫我的名字,无论笑着,哭着,淘气还是迷乱,我只有你一个。
这世间再没别的了。
所以我一定要找到你,用我新得的余生将你锁住。
以后再也别想从我身边消失。
无论你叫我甚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这篇是答应@爱看文的盼,从老展视角写的番外。
谢谢你给我打赏,是我第一次在长佩、在网络平台收到打赏,当时激动坏了。
现在也谢谢你指定这个角度,否则我应当不会完全从老展出发来写。
最后决定来个独白吧,写完觉得这样也不错。
教主只像一份工作,在这个头衔背后,首先是一个人。
感谢所有喜欢老展的朋友,虽然我也不确定大家为啥喜欢他……
第175章 笼中鸟(朱印陈麒枢,无展殷)
两个丫鬟逗着画眉取食,开了笼门将食碗水碗放得远,要它自行飞来。画眉翅膀扑棱出一身清贵,试探一番干脆梳翎羽,扭头不瞧。
这鸟儿在笼子里出生,笼子里长大,直到羽翼丰满时,也依然不知该如何肆意飞翔。它从未肆意飞翔过,是以不懂得,也并不真心期待。
小丫鬟一面笑一面走近,无奈却极温柔地喂它。
陈麒枢听着她半是责备半是关爱的低语,一时恍惚,深藏记忆中的那双眼睛隐约浮现于前。
他已不记得当时自己多大,也不记得不肯吃的是饭还是药,只记得母妃又说又哄,口吻就像这般温柔。那含笑的美眸多么动人,美妙的岁月又多么短暂。
好在他长相随了母妃,一双凤眼清波流转。幼小的陈麒枢曾万分害怕失去这双眼,不但再也瞧不见母亲的影子,更是再也换不到一丝父亲的温情。然而不久他又拥有了一个母亲。
这回无论如何不能失去。就连多出来的哥哥也一样。
寿王没少讲外头的事,陈麒枢又生在深宫,自然明白如何才能活下去。生来尊贵,他视繁华如无物,不在意甚么富贵,但没了富贵是不行的。泥淖中打滚的事自有旁人去做;他既然生在帝王家,就不必亲自吃苦。
心中想得明白,远赴封地时还是忍不住落了泪。向来稳重的寿王拉着他的手淡然道:“我一定接你回京。到时候你想住在哪里,就住在哪里。”
哥哥对他比严肃的父皇亲热得多,自从他喝过鸩酒,更是一心将他护卫得水泼不进。陈麒枢离京,身边侍卫长便是寿王亲信,此外还有父皇从大般若寺派来的那小和尚。
路途沉闷,片尘不染的陈麒枢动辄发怒,一句“我走累了”就能叫仆从惊骇半天。他在自身威仪当中惆怅不已,遥望着京城方向泪流满面。
待他醒过神,方见那名叫朱印的小秃驴正布置点心。侍卫长不敢像哥哥一样劝慰他,也无需小意逢迎,就让这少年应付。陈麒枢离了京,除去刺客和那侍卫长便再无可怕,当即将饮食掀他一身。朱印默默拾掇出另一桌,等他闹得累了,再上来伺候。
陈麒枢打量着他。朱印只比他大一岁,却像做惯了下人,无比耐心细致喂他吃饭。他指指散落各处的点心:“你也吃。”
朱印果然拾起来陪他吃,不卑不亢,面色柔和。陈麒枢心中十分痛快,明明不需如此,他偏要。
到了封地,他和朱印已熟起来,难得有个年纪相仿的玩伴肯看着他疯,即便常念两句经,却再听话不过。私下问过几回,他才对这白净少年刮目相看。
同样十几岁,皮相俨然白玉罗汉,实则从地狱中来;凭借这副平静面孔,不知沾染过多少血光之灾又全身而退。
——做他侍卫前,他不仅是小沙弥。陈麒枢清楚得很,父皇势必对这人知根知底,显见他一身本领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,不妨跟着自己寻个好前程。虽然不过是交换,朱印身上牵系的那一缕温存,仍叫他得以安睡。
只是好景不长,随着他越发长成,喝过鸩酒的余症日渐厉害,又陷入另一重尴尬境地。侍卫长有备而来,煎出浓浓一碗药,却飘着香甜气息,令人不觉得苦。
陈麒枢喝了,渐渐下腹滚烫,整个人烦躁不已。他疑心侍卫长终于朝他下毒,一双眼立时阴狠无比;那人却朝他解释几句,便抱起他来进了寝殿。
陈麒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发疯一般撕扯他:“我不要!不要!!!”
他惶恐而又坚决地拒绝,比当初知道自己再不能有子嗣还要惶恐。那一刻几乎忘了兴许要死,下一刻再想起,也只能缩在床脚,却点不下头。
脚步声轻响,一定是佛菩萨来救他了。陈麒枢咬紧嘴唇张望,却是朱印越走越近。送走侍卫长,两人对视良久,陈麒枢双颊高热不下,喘息越来越粗重越来越急,不知哪里的钩子撕扯着他,也撕扯对面那尊塑像。朱印上了床来,伸手解开他的衣裳。
院中无人,花木葳蕤,夜色里浮起陈麒枢压低的哭声。
那是他第一次没朝朱印使性子,朱印却自那以后每逢此事都将手脚锁着,由他爱怎么动,随后才为他行功。尽管每月只有一回,最初的生涩却很快退去,陈麒枢习以为常,制造伤痕的变成了他,尽兴起身的也永远是他。
朱印跟着他的时间越来越长,取代了其他人,甚至夜里就在外间睡。
话少,知礼,陈麒枢对他没甚么不满意。放眼天下,唯独这一个人,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属于他。
于是他说:“我自知以后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来,只恨那侍卫长随意上手碰我。”
陈麒枢早已问过,知道朱印为进王府散过功,一时是敌不过侍卫长的;他也不懂练武是易是难,只在某天等到朱印平静地说:“王爷从此尽可放心。”
——哥哥的亲信死了。陈麒枢并不害怕,反而依稀感到兴奋。父兄的手下在自己这里斗起来了,朱印过了他这一关,不知能不能赢过寿王?
他对这侍卫、对封地都和颜悦色,甚至能偷偷同他出门游历去了。朱印自小长在佛门,没能修出一颗人心,外人死活对他没有太大分别,就像点心取自盘中还是从地下拾来他都一样吃。可朱印听他的话。
他是他的代步车辇,是他发泄怒火的沙袋,是他放出去咬人的狗。
多年以后,他偶尔还会嘲笑自己的天真。如果不是后来朱印亲口相告,陈麒枢决计不相信他也是寿王安排的人。只是知道这些的时候,差不多也就回京了。
他的哥哥实现了诺言。不枉他始终忠心不二,长泰年间的天下,足够他横着走。
冬日晴暖,小丫鬟和鸟儿都像是不怕冷,陈麒枢仍披着薄裘,站在京郊寒风中。
能够长居京城不需再回封地,那时他自觉逃出了一扇小门。后来再看,城里的兴王府倒是一座更加恢弘华美的笼子,专为了饲养他。除去府里,外头没有一寸是他的。
陈麒枢笑一笑,对身边朱印道:“走罢。”
朱印走在他的身边,已然留长的金发束在脑后,动辄晃他的眼。沿路侍从甚少,朝他恭敬行礼。
有朱印在,陈麒枢脾气差劲,却不致随意照着下人撒气,因而与自家侍从竟保持了一份矜持的熟稔和疏离的亲厚。许多人跟着他辗转来去,从不轻言分离。有这些人相伴,他换了府邸倒也不觉陌生。陈麒枢半眯起眼看出去,又想起兴王府来。那里曾是他的家,不但离出生的地方近,也招来了展画屏。
他永不能忘记那一道桀骜不驯的身影,站在院中说出话来野气冲天,一双眼湛湛有神其璨如星,像是天下任何人任何事都入不得去。
陈麒枢从没见过那样的人。王府到处弥漫着沉沉死气,他穿着夜行衣,蓬勃生机却将满京城都染得活了,叫他甘愿将珍宝双手奉上。他拦住了朱印,也拦住了一场多年梦境。
他头一回品尝到了追逐的甘苦,无数次想象着展画屏将那野而横的目光全部投注在自己身上。就像后来对着殷紫袖,看见他不计代价抛洒一腔热诚,他也羡慕极了。
如果这些都是他的该有多好。他的父亲富有四海,如今兄长主宰天下,他要的有甚么拿不来?
何况他要的不多。就算曾有一点野心也早磋磨没了,才换来皇兄额外垂怜。而今不过是想要一点暖意,可这一对师徒都做不到对他俯首帖耳,甚么也不肯给他。
展画屏和紫袖走了。一个伤了腿,一个伤了脖子,然而终究保留着两对完好的翅膀,比翼双飞去了。
陈麒枢走进大殿,端起朱印递来的药碗一饮而尽,苦得皱紧了眉。
那个人也走了,他再也不用打扮得漂漂亮亮进宫吃药,被他拉在身边嘘寒问暖。陈虎送来一纸药方,也来自大内,却和从前的不一样。陈麒枢明白,他的皇侄帮他除根,是报恩来了。以后有来有往,他也不必在一些大事上刻意沉默。
还是活着好。正如朱印所言,救了蚂蚁反倒延寿——当初保下殷紫袖性命纯为一己私欲,不想周旋其中,真得了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