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步澹
与只读医书的孟医工不同,萧夷光熟读史书,通晓驭人之术,知道史册上不乏昏聩的主公独断专行,最后激起属下犯上落个身首异处的结局。
站在旁观者角度,她也会做出部曲一样的选择,责怪元祯沉湎美色,做事不计后果。可身在局中,亲身面对过绝处逢生,萧夷光不得不生出一丝侥幸。
这点侥幸里,既有对元祯顶着压力救下自己的感激,也有对她御下有方、摆平众怒的钦佩。
一直折磨萧夷光的惶恐也慢慢平息,像飘摇不定的柳絮沾上了水。
“部曲们各执一词,殿下谁的都没听,为了让八娘在车里躺着,她让人将四轮车搬进我车子,自个曲身缩在角落里。”
孟医工直摇头:“傍晚停车后,果然她的腰都快被车震断了,脸色比茯苓还白。”
突然帐篷里一暗,有人遮住外头的篝火,手掀起帐帘。
见有人靠近,两人对视一眼,闭口不再谈论元祯。
苟柔送稚婢进来睡觉,她一脸倦容:“喏,跟你说了八娘醒了,你还不信。八娘,你的脸色看起来好多了。”
萧夷光的身子还有些弱,稚婢扑进她怀里,差点没被撞散了架子,她安抚地抚摸稚婢的头发,问询道:
“妾和稚婢能捡回一条命,多亏了殿**恤,妾想当面向殿下道谢,却听说殿下身体不适,不知现在可有所好转?”
苟柔闻言,复杂地看了眼萧夷光,她的容貌不饰粉黛,颜色却如朝霞映雪,就连她看了都怦然心动,干笑几声:
“劳八娘的关心,殿下知道了,一定会更快好起来。明日寅时车子就启程,八娘和孟医工早些歇下吧。”
她态度淡淡,语气也不热络,反倒有些避着萧夷光的意思,将稚婢送到就转身离开。
孟医工悄悄对萧夷光道:“苟女史的心全放在殿下身上,看殿下累得吃不进晚食,眼泪都要落下来,硬是哄了小半个时辰,她估计也没心思理咱们。”
熄灭如豆的油灯,稚婢坐了一日的车,砸吧着小嘴很快与周公见面,外头部曲们也吃饱喝足归帐睡去,只留守夜的人对着篝火枯坐。
火焰里的柴火噼啪作响,藏在草丛里的蛐蛐叫声细碎,萧夷光躺在褥中,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上,毫无睡意,就不免想起坐在四轮车上的那个瘦弱身影。
作为部曲们的统帅,她能牢牢控亡命之徒于掌中,不过心肠太软了些,但若换个角度,将她看做妻子,除开单薄的身子,其他地方却挑不出一点毛病……
她在想些什么呢?!
萧夷光咬住下唇,兵荒马乱里,她几乎快忘了自己的未婚夫卢猷之。
羌人恨他入骨,他单枪匹马回潼关,想必也会命丧于乱兵之中。
乱世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,莫说卢猷之,就是她,也逃脱不开命运的桎梏。萧夷光不是辜恩负义的人,元祯几次救下她的性命,除了以身报答,她想不出任何能报恩的法子。
孟医工经过离奇昏迷,梦里离京,醒来又听说家园被毁,几日间人生大起大落,自然也难以入眠。
她的睡相没有萧夷光那么好,翻来覆去后,仗着自己也是坤泽,毫无顾虑地贴近萧夷光。
旁观者清,她一语道出缠绕在萧夷光心头的事:“八娘,殿下舍了命也要带你回江南,是不是对你有意?”
大凡乾元开始对一个坤泽好,那一定是想从她身上得到些什么。孟医工没嫁过人,但对这种事充满求知欲,双眼在黑暗里亮得如灯盏。
鼻息打在耳边,萧夷光略不自然,提到自个的情事,脸颊染上淡淡的红云,“我不知道。”
“你怎么会不会知道呢?”孟医工伸出手,看不见自己的五指,没了白日的束缚,她畅所欲言:“殿下与你同处一车,就没有说什么吗?”
“她……”
自遇见后,尽管元祯先是威胁后又安慰,最后体贴,费尽心思,若是寻常坤泽,早就认为元祯对自己势在必得。
但萧夷光彷徨过后,却敏锐觉察到,元祯虽板着脸迫她上车,初时言语也多冒犯,可举止一直守着礼节,按理来说,她家世已落魄,元祯大可不必做到这种地步。
再看元祯的眸子,分明是含有情意的,却又能发乎情止乎礼。
萧夷光一时也摸不透她的心思,只得含糊道:“殿下曾说过会送我回会稽,但我欠着殿下的恩情,若她意有所求——”
她卡住话头,思忖孟医工置身事外,倒也不必与她说太多,于是转而道:“或许殿下已经有了太女妃了呢?”
孟医工支起耳朵,听得正入迷,见萧夷光这么说,兴奋的盘腿坐起,抱着外衣做的枕头:“烤鸡的时候我问过苟女史,苟女史说殿下她没有正妻!”
许是声音太大,外面守夜的部曲听着了,走过来敲门:“孟医工,帐中出了什么事?”
“无事无事,是我做了个噩梦。”
部曲还狐疑,孟医工干脆下床,三言两语将人糊弄过去,转头去看萧夷光,见她已经侧过身子,呼吸悠长。
转瞬间的功夫,应该是睡不着的,那就是八娘不愿再说太女的事。孟医工有些遗憾,不过世家女都是带些矜傲在身上,她也习惯了。
————
第二日萧夷光照例与元祯同乘一车,她底子康健,过了一夜热病好了一大半,不需要再躺着赶路,部曲就将元祯的四轮车搬了回来。
比起萧夷光红润的脸庞,熠熠生辉的眸子,元祯的精神还是萎靡不振,仿佛生病的人是她,而不是萧夷光。
苟柔忙前忙后,在她身后垫了一床薄被,方便元祯腰累时可以向后靠着,临下车前还是放心不下,又托萧夷光照拂。
萧夷光自然应下,不过,她看向元祯时,元祯却装作若无其事,扶着腰的手也偷偷改放在腿上。
一路上,元祯没有提昨日她救下萧夷光的事,不但没有提,连话都少了很多,神情恹恹的,时不时按着腰,齿间发出疼痛的抽气,眉毛也挤在一起。
倒是萧夷光不时会开口,询问元祯要不要喝口水吃点东西,得到的回应寥寥,比起昨日,一个问话另一个才答,两人像是完全颠倒过来。
白日里萧夷光与元祯同车,晚上照旧哄着稚婢睡觉,孟医工在她这里碰壁后,也不再八卦,她有了新的活儿。
元祯已经答应让她进王宫做事,沿途有不少草药,一停车孟医工就忙着采摘,她发誓要为元祯根除痼疾。
这日刚停车做饭,孟医工又得闲跑出去采药,小锅里熬的粥还没冒泡,她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。
“殿下,上官校尉,后头追来了十多个人,他们身上都带着弓箭!”
来者不善,上官校尉一脚踩死火焰,抽出腰间挎刀,让人将元祯护进车里。
元祯问:“是羌人还是流民?”
长安沦陷后,羌人管控不严,也有不少逃出来的世家和百姓,他们不愿做亡国奴,纷纷举家南下。
这一路元祯等不仅在躲避羌人,还要提防着大群的流民,所以尽量捡着小道走。
孟医工躲到死士身后,牙齿打着颤,“好像是大周人,身上的衣裳不俗,不像是乞食的流民,都是乾元。”
萧夷光猜测:“也许是流民帅派出的探子。”
元祯看了她一眼,两人的目光短暂交汇,又各自分开。
“喂,你跑什么呢,小爷又不能把你给吃了!”
草丛悉悉索索,李大郎钻了出来,看到死士们拔刀以待,他惊讶道:“这儿还有别人——啊!!!”
最后的一个字,是他看着萧夷光后,张大嘴巴,忍不住叫出来的。
李大郎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,他抬手指着萧夷光,好像在做梦:“八娘,你怎么会在这里?你也逃出长安了?”
“李大郎,你鬼叫什么呢?”
爱阿谀奉承的紫衣郎君也紧跟过来,今日他穿了一身灰不溜啾的袍子,像是在地上打了几个滚,头上还有根草屑,想来在外头蹉跎许久,整个人灰扑扑。
他抬眼一瞧,嗓门把树上的鸟都给轰了起来:“啊!八娘,你没事真是太好了。”
“昨日我还劝李大郎,要他们随我杀回长安,救你出来呢!”
“你是如何逃出来的?旁边的女郎好生面熟——咦,竟然是你?”
元祯背靠四轮车,闻言勾唇轻笑,紫衣郎君面容扭曲,像是吞了一口苍蝇一样难受。
第28章
听到“八娘”两个字,草丛里稀里哗啦又钻出七八名世家乾元,他们的脸无一例外都灰扑扑的,眼珠里带着血丝,系在腰间的革带松松垮垮,想必这些日子吃了不少苦头。
尽管长安沦陷,家小都生死未卜,人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唯一不变的,恐怕只剩下他们对萧夷光的热忱。
遇到萧八娘,每一个乾元的眼睛都亮了,有的甚至还发出傻笑声,若不是顾忌着死士们手中的刀剑,他们就要一拥而上,围着八娘嘘寒问暖了。
众人的目光紧紧聚焦在萧夷光一人身上,像围着鲜花转悠的蜜蜂,全然没把旁边的元祯放在眼里。
元祯轻轻咳了声:“李大郎怎么会在此处?”
李大郎嘴上说话,眼睛却不肯从萧夷光身上挪下来:“我听翠微台在采买陈留的母雁,想着八娘定然是有急用,就叫上几个伙伴去了陈留打猎。”
说到萧八娘与陈留郡,他睁大双眼,笑容比不掺水的蜂蜜还腻:“多亏了八娘,否则我等定然会陷在长安,哪里能留得这条性命在呢!”
世家子们也纷纷道:“是啊,八娘相当于救了我等一命,今后我们任凭八娘驱使。”
乾元们的眼神太过直露,丝毫不掩饰眼底的欲望,萧夷光闪过一丝厌恶,她拉远与他们的距离,婉拒道:“人生各有命,造化如此,并非我一人之力,诸位郎君娘子莫要客气。”
瞥向元祯,她依旧寻得见那双沉静温和的眼眸,透着琥珀色的干净诚挚,与这些纨绔子弟比,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了。
灰袍郎君,也就是先前的紫衣郎君夹马上前,殷勤地自我介绍:
“不知八娘是否还记得小可,家父乃典虞都尉张南,小可排行十一,在三个月前翠微台的春宴上,见过八娘一面。”
典虞都尉正六品,在长安城里只是个负责苑马牧养的小官,张十一郎又是白身,萧夷光每日见的人多如牛毛,若要说不记得也正常。
偏生萧夷光有半面不忘的好记性,她道:“当日有人骑在马上舞剑,身姿轻盈,赢得满筵喝彩,可是张十一郎?”
“是,就是小可。”想不到八娘对他的印象如此深刻,张十一郎激动的泪花都要出来了,不愧他苦苦练了半个月剑:
“家父擅长畜养马匹,小可耳濡目染,也会一些驭马之术。若八娘不嫌弃,小可愿意为八娘赶车驱马,权当报恩。”
嘿,绕了一大圈,还不是想借机亲近萧八娘,苟柔当即翻了个白眼,嘴唇都快耷拉到地上。
就算一家老小都落入羌人手里,这些乾元照样还是狗改不了吃屎,不仅不着急,一天到晚净想着追逐美色。
面对八娘的狂蜂乱蝶,元祯沉得住气,她察觉到李大郎话中的漏洞,不留情面的揭穿:“李大郎想要杀回长安,莫不是不识路?都走到了陈留郡南几百里,怎么越走离长安越远了呢?”
救人是假,耍嘴皮子倒是真,乾元得了长安的消息就一路南奔,只顾着自个逃命,哪里真想着去救八娘。
情深义重的壳子被元祯戳破,更让人面上挂不住的是,八娘唇边勾起抹似有似无的讥笑,仿佛也在嘲笑他表里不一。
认错是不可能的,李大郎尽力找补,在陈留郡看到羌人的影子时,他差点尿湿裤子,不过并不妨碍嘴硬:
“唉,家父们音信全无,八娘又生死不知,我们身为乾元,手中无兵,空有八尺报国心。倘若只有一千精兵,也定要羌人有来无回!”
他故作忧伤的脑袋垂下,眼睛瞄到元祯死寂的双腿,突然想起了什么,一脸震惊地指着元祯脸,话都说不出来了:
“你、你你是那日长安郊边的瘫子?就是你把萧八娘救出了长安?”
李大郎口无遮拦,还是如前些日子般称元祯为瘫子,教萧夷光蹙起双眉,她刚想出声,只听苟柔啐了口:“呸!狗嘴吐不出象牙,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,小心我们割下你的舌头!”
上官校尉果真抽出刀,刀光一闪,锋锐在李大郎唇边半寸处停下。
好汉不吃眼前亏,李大郎赶紧闭嘴,连手指都蜷缩回拳头里。
提到离开长安那一日,就不免又想起萧夷光的“仗势欺人”。
元祯轻笑一声:“萧八娘是自己逃出来的,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,我们与她只是路上碰巧遇到。”
上一篇: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
下一篇:离婚后,豪门O后悔了